香港沒有天然湖泊、大河或地下水,為了滿足發展的需求,這個人煙稠密的城市一直面對著開拓穩定及足夠用水供應的艱巨任務。香港1104平方公里的土地,大部分地勢起伏不平,令收集及儲存珍貴的雨水成為一大挑戰。
目前,香港供水系統的3個分支,即本地集水區收集的雨水、從廣東輸入的東江水,以及沖廁用海水。
2021年的總耗水量為13.76億立方米(包括沖廁用水需求)。多年來,香港已開發了一個龐大的雨水收集及儲存系統。香港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土地被規劃為集水區,用作收集並儲存地面徑流。大部分的集水區亦被劃定為郊野公園,有助保護香港的珍貴自然環境。儘管作出種種努力,從本地集水區收集得來的雨水(本地集水),2021年只能滿足約18%的用水需求。
本港集水設施的集水量不足以應付本港的食水需求,且波幅極大。另一方面,由於每年降雨量並不穩定,以致本地集水量可相差達2億立方米不等。為解決雨量不足、不穩的挑戰,香港自1965年起輸入東江水,以滿足本地用水需求。2021年香港59%的用水是從廣東省的東江經70多公里路程輸入。
現時世界上仍有不少地方依賴食水沖廁,而水務署卻早於1950年後期率先設立海水供應系統,為政府及政府補助的高密度住宅發展計劃供應海水作沖廁用途。發展至今,香港已是世界上廣泛使用海水沖廁的少數地區之一,而善用海水這種可持續的水源,仍在本港的水資源管理中佔重要地位,2021年更為我們節省超過3億立方米食水,相當於本港23%的總水用量。